EN 1.4833精密材料
EN 1.4833镍合金也称镍基合金,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性能不同又分为NS合金和GH合金,GH合金是一种能够在600℃以上及一定应力条件下长期工作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疲劳性能、抗yang化和抗热腐蚀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主要用于制造工业用燃气轮机的涡**、涡轮叶片、导向叶片、高压压气机盘和燃烧室等高温部件,还用于发动机、石you化工设备、he以及煤的转化等能源转换装置,NS合金则是由于金属Ni本身是面心立方结构,晶体学上的稳定性使得它能够容纳更多的合金元素,如Cr,Mo等,从而达到抵抗各种环境的能力;同时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尤其是抗lv离子引起的应力腐蚀能力,在强还原性腐蚀环境,复杂的混合酸环境,含有卤素离子的溶液中,镍基耐蚀合金相对铁基的不锈钢具有的优势,属于此类。
-----------------------------------------------------
309S / EN 1.4833
EN 1.4833材质说明
耐火产品是陶瓷材料,设计用于承受现代制造中遇到的高温度。它们比金属更耐热,它们用于排列许多工业过程中的热表面。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改善的抗yang化性。优化钢高温意味着它们对水性腐蚀的耐受性受到限制。耐火产品通常分为两大类:预成型或未成型组合物,通常称为特种或整体耐火材料。
EN 1.4833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CR Ni N
≤0.15 ≤1.00 ≤2.0 ≤0.045 ≤0.025 22.0 - 24.0 12.0 - 14.0 ≤0.11
EN 1.4833应用
这些耐火产品可用于以下设备和部件的许多应用:
?炉子设备
?退火箱
?热井
?挡板和盐罐
?铁,钢和有色金属工业
?工程工业
?能源转换工厂
?水泥工业
EN 1.4833机械性能
硬度HBB 30 ≤HB 192
0.2%屈服强度≥210
抗拉强度500 - 700
伸长率%≥35
在空气中耐受高达摄氏度1000
性模量kN / mm2 196
EN 1.4833在任何表面上,游离铁都会生锈并使不锈钢产生腐蚀。因此,必须清除。浮粉一般可随粉尘一起清除掉。有些粘着力很强,必须按嵌入的铁处理。除粉尘外,表面铁的来源很多,其中包括用普通碳钢钢丝刷清理和用以前在普碳钢,低合金钢或铸铁件上使用过的砂子、玻璃珠或其它磨料进行喷丸处理,或在不锈钢部件及设备附近对前面提到的非不锈钢制品进行修磨。在下料或吊过过程中如果不对不锈钢采取保护措施,钢丝绳、吊具和工作台面上的铁很容易嵌入或玷污表面。订货要求和制作后检查可以防止并发现游离铁的存在,ASTM标准A380[3]规定了检查不锈钢表面铁或钢微粒的铁锈试验法。当要求不能有铁存在的时候,应该使用这种检验方法。如果结果令人满意,应用干净的纯水或硝酸对表面进行洗涤,直到深蓝色完全消失。正如标准A380[3]指出的如果铁锈试验溶液不能全部清除干净,不推荐在设备的工艺表面,即用来生产人类消费品的直接接触表面采用这种试验方法。比较简单的试验方法是在水中暴露12~24小时,检查是否有锈斑。这种试验灵敏性差,而且耗时。这些都是检测试验,不是清理方法。如果发现有铁存在,必须用后面介绍的化学和电化学的方法进行清理。
EN 1.4833铸造高温合金叶轮:发动机中,高温合金叶轮位于燃烧室和导向器之后,叶片必须工作于高温腐蚀性燃气环境中,承受高温腐蚀性气体的直接冲击和因此带来的ji高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容易发生蠕变断裂,此外,叶轮工作时,转数ji高,导致pan部位遭受巨大的机械应 力,pan容易开裂, 早期,叶轮的制造方法是将锻造盘和铸造叶片通过机械加工然后装配在一起,这种制造方法周期长,成本高,装配精度不易保证,为了降低叶轮的制造成本,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将叶片和pan连在一起整体铸造的jishu,当时主要用作地面涡轮增压器叶轮,随着铸造工艺水平的提高,整铸jishu扩大应用到航空发动机上,目前1500kW以下的小型涡轴发动机广泛采用轴向和径向整体铸造叶轮,这不仅降低了叶轮的制造成本,而且避免了榫头装配的应力 ,随着铸造jishu和高温合金材料 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特定显微 组织的整铸叶轮。EN 1.4833
EN 1.4833
EN 1.4833
各个化学元素在起到什么作用? 1:碳 (C): 刃具抗变形能力和抗张强度增度,抗磨损能力。 2:铬(Cr):增度,抗张强度和韧性防磨损和腐蚀 3:钴(Co):增大硬度和力度,使之可以承受高温淬火在更复杂的合金中用来加强其他元素的某些个体特性。 4:铜(Cu):增强抗腐蚀能力. 增强抗磨损能力。 5:锰(Mn):增大可淬性及磨损力和抗张强度。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大量加入时,增度,但脆性。 6:钼(Mo):增度,硬度,可淬性和韧性. 机械加工性和抗腐蚀能力 7:镍(Ni):增度,硬度和抗腐蚀能力。 8:磷(P):增度,机械加工性和硬.浓度过大时易脆裂。 9:硅(Si):增强延展性. 增大抗张强度.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 10:硫(S):少量使用可机械加工性。 11:钨(W):增大力度,硬度和韧性。 12:(V):增大力度,硬度和抗震能力. 防止产生颗粒。